《现代兵器》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江苏省中医药学科发展综合报

 
来源:现代兵器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8
 
1 引言 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科学体系。它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气象、哲学、军事、音乐等融为一体,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东方文化和东方思维,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趋势。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论理工具。在方法论上,它运用了“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思维方式;在生命观上,它体现了“整体观”“个体性”“动态式”“功能化”四大特色。(1)整体观。中医学非常重视整体性与联系性,认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人与自然、社会相互联系,是一个整体;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脏腑、器官、经络紧密联系,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有机融合,在治疗上也就出现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等方法,与现代医学相对突出的“局部治疗”有很大区别。(2)个体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对疾病研究和处理的独特方法,它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本质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治,构成了中医药因人、因时、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在治疗上呈现出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法。(3)动态式。中医药学认为,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之中,始终是动态的。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动态变化的,疾病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治疗方法也是动态变化的。中医药追求动态平衡,强调人体和谐。(4)功能化。中医药学在认识生理、病理过程中,侧重的是功能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极为相似,它通过对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来测知该对象内部的大致联系及其变化规律,该法没有肢解对象,没有干扰和破坏对象固有的联系,因此“失真”较少。该法有别于以还原分析(“白箱”方法)为特点的现代医学方法。中医药学认为内外一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运用多样性治疗方法,观察整体反应,对人体进行功能调节,达到治疗的目的[1]。其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不仅贯穿于中医药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理论和防病治病、养生康复的临床实践,而且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科学实践。 中医药学是中国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立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药学更以其挖掘不尽的科学内涵,先进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很好地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引起了中外医学界的关注。从政策层面而言,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2002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实施。200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7年,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门共同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实施。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事业走上了行稳致远的“快车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医药事业再次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表明中央已将中医药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为中医药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首次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国际标准,随后又陆续发布《中医药——人参种子种苗——第一部分:亚洲人参》《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和《中医药文献元数据》3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4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举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12部门联合印发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这是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全面规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部署。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中医药发展规划。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2016年1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9年10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 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在我国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学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水平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如:成功研究了一批濒危动植物资源替代品——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人工虎骨等;深入认识了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基础、针刺镇痛原理和中药复方作用机理;进一步深化了中医诊法中脉诊、舌诊、面诊的数字化、定量化研究;中医药对特殊病、疑难杂症治疗取得特殊疗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获得重大进展;外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成果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中医药古典医籍的挖掘整理和信息网络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外,中药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也大大提高,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中医药学科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14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指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强调要挖掘利用好这五种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5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正如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的一样:“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江苏中医药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据统计,从后汉到民国的2000年间,江苏医家见于著录的有4150人,各种医学专著3715部[3],医学人物与文献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许多名家医著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江苏中医药学术流派纷呈,以吴门医派、孟河医派为代表的江苏地域学术流派,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世称“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其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中医流派中的各种类型,能够充分反映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形式和特色。明清至近代,江苏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代表着全国中医药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并使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中医药事业也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最早开办中医院、成立中医院校的省份之一,拥有我国第一批中医院士、第一批中医学博士点、第一批中医教材、第一批中医师资,并为全国部分省、市中医医院和中医院校的建立输送了一批骨干人才。1954年后相继成立了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和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现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1956年创办了《江苏中医》(现为《江苏中医药》)杂志,并分别于1962、1981、1988年成立了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江苏中医药工作的率先开展,为促进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中医的振兴十分重视。1985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振兴江苏省中医药事业的决议》。同年,省政府召开振兴中医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振兴中医的决定》,增设了省中医专款。1986年,省政府再次召开振兴中医大会,并正式设立省中医管理局,加强对中医事业的组织指导。1994年,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改革与发展的通知》,设立了省中医事业发展基金[4-5]。江苏是全国最早颁布中医药发展地方法规的省份之一。1999年,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并于2000年3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条例》的施行进一步把全省中医药工作纳入到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江苏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规性依据。21世纪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2002年,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江苏中医药事业。2004年,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2007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工作方针,加速发展江苏中医药事业,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副省长任组长,省发改委等18个部门组成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协调和领导,为江苏中医药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2008年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并明确提出了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力争使江苏逐步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的奋斗目标。2009年,省政府召开了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强调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快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江苏省委、省政府把中医药工作列为医改的重要内容。2010年,批准设立了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努力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根据江苏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积极优化中医药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2011年由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了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以更好地促进江苏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与此同时,江苏中医人自强不息,坚持走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研究,深入探讨,努力破解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全省各地已形成了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形势喜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江苏中医药在资源总量、医疗经营与服务、科研和教学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中医药的第一方阵[6]。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南京签署《促进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省局双方将重点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深化共建泰州中国医药城、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与江苏携手奋斗,支持江苏先行先试,在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和协作力度,推动江苏中医药实现新发展、新跨越,为全国深化医改和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加快推进江苏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在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促进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第一家分院,同时是江苏省中医药系统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队”。同年8月28日,江苏与贵州签署《加强中医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双方以中医药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为重点,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开展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作,共谋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体现平等互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宗旨。2014年4月,连接中国江苏和马耳他的中国(江苏)援马耳他医疗队远程会诊系统成功开通。江苏卫生系统首次开通中医跨国远程会诊,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江苏中医网上跨国远程会诊系统的开通,为江苏中医更好地服务世界人民健康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全新的诊疗方式,同时也为扩大江苏中医在全球的影响、实现江苏中医走出去、加快江苏中医海外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是江苏中医药落实“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2016年3月,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支持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障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2016年11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大会突出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明确了省委将中医药与西医药置于同等地位,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战略思路。2017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实现与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相匹配的全民健康。会议强调,健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此外,省政府办公厅还先后印发《江苏省“十三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江苏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明确“到2030年,全面建成规模效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中医药服务体系”。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市,深入企业、农村、革命纪念馆,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调研。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实际扎扎实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年近80岁的村民王秀英递上自己制作的中药香包,总书记问:“多少钱?我买一个,捧捧场。”“不要钱,送给总书记。”王秀英答道。总书记还是坚持付了30元。据悉,王秀英老人传承徐州民俗,创新制作了中药香包,一举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药香包造型美观、精致,内装有由十几种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香料。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调研和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江苏中医药系统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激情,全省上下决心在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2018年10月,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挂牌,与此同时全省13个设区市中医药管理局陆续成立,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2018年12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江苏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4年期间江苏将在资源布局、名院名科、人才高峰、传承创新等方面重点突破,力争突出“高精尖”,强调“高峰、高端、高质量”,努力体现江苏水平,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传承、振兴与发展,厚植中医药整体优势,保持中医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2 学科发展概况 2.1 总体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中医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期间(2001—2005年),全省中医药事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源总量增加。各中医机构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了一批现代化门诊楼和病房楼,添置了一批先进的设备,中医药服务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末,全省有各级中医机构133个,中医床位17305张,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43.0%、29.7%;全省中医机构职工人数为27227人,其中卫技人员21756人。全省共有执业中医药人员4046人;全省有全国示范中医院8所,三级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14所;全省中医医疗机构年门急诊人次数为1682万,年入院病人为46.53万人,年门急诊人次数和年入院病人数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39%和101%。“十五”期间,全省政府办中医机构完成征地38.8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48万多平方米。“十五”期末,全省中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46.2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4倍[7]。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江苏中医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5年。5年中,全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全力以赴,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8]。“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机构床位数增长32.95%,卫技人员增长30.80%,固定资产增加38.81亿元,新增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2010年,全省县及县以上中医医疗机构门急诊2581.01万人次,较2005年增长65.24%;出院75.92万人次,较2005年增长74.95%;业务收入100.48亿元,较2005年增长1.36倍。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江苏积极推进中医药强省战略,全方位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紧紧围绕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这一重点,率先开展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着力提高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多形式办医,全面开展医师多点执业。2011年,确定15家医院28个临床科室作为首批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单位[9]。2012年,15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10]。2013年,全面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投入补偿机制[11]。自2012年连续3年将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纳入年度医改目标任务,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综合医院建立中医服务区、中医医院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列入卫生综合目标考核体系。江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诊疗模式改革试点省,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6家中医院被确定为中医诊疗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十二五”期间,江苏大力实施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覆盖目标人群35%的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014年底,已完成453.71万65岁以上老年人和139.18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分别达到48.38%和53.05%。“十二五”期间江苏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十一五”大幅度提高。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中医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至2018年末,全省共有中医类医院175所,占全省医院总数的9.44%。其中三级中医医院40所,二级中医医院58所。全省81所县及县以上政府办中医医院中,有近60%的中医医院对业务用房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新增建筑面积近63万平方米,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现代化门急诊楼、病房楼先后投入使用。强化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全省87%的综合医院建有中医科,36个综合医院获得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全省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有中医科,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1156个,建成率为71.4%。积极发展社会办中医药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中医药服务领域,全省有民营中医医院90家、门诊部和诊所1770家。2018年末,全省中医总诊疗人次6981.37万。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5203.91万,占全省医院诊疗人次的19.69%;全省中医类医院入院人数180.98万人,占全省医院总入院人数15.42%。拥有三级中医医院40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8所,数量位居全国前列[12]。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数据统计,江苏中医医院数量约占全国的3.0%,中医医院固定资产约占全国的8.75%,年业务收入约占全国的8.87%[13]。 2.2 学科发展影响 江苏是我国中医药学科的重要发祥地。江苏是公认的中医外科学的发源地,晋末丹阳刘涓子所著《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明清时期,江苏中医外科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出现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三大流派[14]。三个流派各有重点,相互补充,从而使江苏中医外科技术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明代江苏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反映了明朝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 温病学派和温病学科也滥觞于江苏。代表人物叶天士及薛雪、吴鞠通等,均为江苏著名医家,著有《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等。苏州名医叶天士明确提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治法,被推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淮安吴鞠通把温病证候分成上、中、下三焦三个不同阶段,使温病学说更加切合临床。其他江苏医家特别是吴中名医在温病学说的发挥上都有建树[15],共同丰富了温病学科的理论体系。 江苏还是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兴盛地,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承淡安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之一,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为中国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深为学界所景仰。 江苏是中医耳鼻咽喉科的发源地[16],著名中医药专家干祖望国医大师是中医耳鼻咽喉科的创始人,堪称“鼻”“祖”。1951年挂出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56年干祖望以连载形式发表第一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972年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办“中医耳鼻咽喉科”,并于1984年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999年成为第一个国家中医耳鼻咽喉科医疗中心,2006年成为第一个国家中医耳鼻咽喉科重点专科。 江苏中医肾病学科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肾病专家邹云翔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苏中医肾病学科的奠基人,为我国中医肾脏病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54年江苏省中医院建院之初,邹云翔教授等先贤即在全国率先组建肾炎治疗小组,并于1955年5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肾病专著——《中医肾病疗法》。邹云翔教授创建肾科以来,培养出一支中医肾病专业队伍,多人成为江苏省名中医和名中西医结合专家。2017年,邹燕勤当选为第三届国医大师。 江苏中医脾胃科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奠基于著名中医药学家张泽生教授、邹良材教授。在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和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刘沈林教授等一批著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带领下,发展成为全国首批中医内科学博士点,国家唯一的中医脾胃病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 江苏中医儿科在全国中医儿科领域创建时间最早,学科建设各个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国第一个中医儿科博士学位点就设在江苏。江苏中医儿科在培养中医儿科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科创建人江育仁教授是现代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全国第一版、二版中医儿科教材即由他主编,奠定了中医儿科高等教育的基础。江育仁、孙浩、李乃庚、汪受传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育仁、汪受传分别担任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等重要职务。汪受传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目前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分会会长,指导着世界中医儿科学科的发展。 江苏中医妇科历史悠久,近些年来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国中医妇科学术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夏桂成国医大师倡导的中医女性生殖节律理论,对传统的中医妇科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系列调整月经周期节律的方法经推广运用,得到了全国妇科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随着中医药学科的不断分化,江苏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学科。如:随着20世纪70年代国外男性学研究的兴起,中医男科学也逐步从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江苏中医男科是全国中医男科的发祥地之一,在国内外处于龙头地位。自1974年江苏省中医院创建全国第一家中医男性专科门诊以来,在以学科创建人徐福松为代表的中医男科名家带领下,推动了中医男科以积极健康的方式蓬勃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就挂设在江苏,江苏中医男科业已形成国内学术地位尊崇、学科网络覆盖全省、医教研全面合作之势,其效应已影响国内外中医男科学界。针刀医学发源于江苏,是由朱汉章教授创立的一门中医诊疗新学科。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临床疑难病症。由于其临床疗法简便,疗效显著,得到业内高度赞赏。近些年来,江苏针刀医学在教育、科研、临床等方面不断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中医护理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临床长期处在医护不分的状态,使中医护理学未能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没有专门的中医护理队伍。在现代护理学传入中国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护理学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江苏在中医护理学科形成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8年,江苏率先编写出版了《中医护理学》,填补了我国护理学中中医护理著作的空白,标志着中医护理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近年来,江苏中医护理事业快速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层次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办学格局,目前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护理分会会长单位,在全国中医护理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江苏的世家中医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孟河医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17]。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尤擅疡科;巢家擅长内外两科;丁家以儿科立世,后又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孟河医家的学术交融和特色发展,为丰富中医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丁氏痔科,世代相传,流传至今300余载,已历10代,在我国素负盛名。丁泽民教授系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全国著名中医肛肠病专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中医肛肠学术团体(全国肛肠协作组、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的主要发起人。1956年他领衔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丁氏擅长应用中医内服、外用药物及传统技艺,治疗痔、瘘、肛裂、直肠脱垂等常见肛肠疾病,并对枯痔疗法进行改进,在国内首先开创改含砒枯痔散为无砒枯痔液,大大减少了毒副反应,在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外,苏州和昆山闵氏伤科、昆山郑氏妇科、泰州雅妙河戴氏中医喉科和许氏正骨、金坛儒林树德堂妇科和金坛老人山程氏骨伤、常州钱氏中医儿科、扬州中医八大门派、灌南曹氏中药热敷接骨,还有葛氏世医、韩氏世医、裴氏儿科、金氏儿科、尤氏针灸等世家传统特色中医技艺,不断丰富着江苏省中医药学科的内涵。 2.3 重点学科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战略,坚持以提高临床疗效和专科学术水平为核心,以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中医药学科专科高峰建设,全面带动全省中医药学科建设。2002年,江苏8个学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学、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制药学、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肾病学科、中医儿科学,南京市中医院中医外科肛肠学科[18]。 “十五”期间,江苏8个专科专病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肾病科、脾胃病科,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脑病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外结核病,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 “十一五”时期,江苏14个学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中医文献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肛肠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护理学、针灸学[19]。19个专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外科、心血管科、妇产科、眼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心血管科,南京市中医院更年期综合征专科,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心血管科,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南通市中医院毒蛇咬伤,泰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无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骨伤科,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盐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南通市良春风湿病医院风湿病科[20]。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中医药系统4个专科入选了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建康委)、财政部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于2010年新建立实施的重大项目。入选的4个专科是: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烧伤科、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十二五”期间,江苏21个学科分别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建设单位。重点学科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痹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江苏省中医院中医心病学、中医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化学。培育学科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药管理学、中药资源化学,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烧伤病学[21]。江苏41个专科分别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建设项目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风湿病科、针灸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科,南京市中医院肿瘤科、心血管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苏州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无锡市中医院肿瘤科、肛肠科,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神志病科,常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外科、口腔科,镇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泰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徐州市中医院皮肤科、针灸科,淮安市中医院肛肠科,盐城市中医院儿科,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宿迁市中医院肛肠科,昆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张家港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常熟市中医院肛肠科,江阴市中医院皮肤科,丹阳市中医院肿瘤科。培育项目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护理学、重症医学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市中医院护理学、临床药学,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南京市脑科医院神志病科,苏州市中医医院临床药学,无锡市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徐州市中医院护理学,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22]。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4个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护理学。4个学科截至2013年建设期完毕,总计获得18200万元经费支持。优势学科建设是江苏省政府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新举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江苏中医药学科的建设水平。 “十三五”以来,江苏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京中医药大学成功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2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2018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妇科、脾胃病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全省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7个、建设单位30个、培育单位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建设单位35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包括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妇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儿科及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总数量位居全国前五位);现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83个(其中已确认命名156个,建设单位27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分布在71所医疗机构,包括39所三级中医医院、23所2级及以下中医医院、9所三级综合(专科)医院,初步形成中医重点专科群。全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不但促进医院形成了良好的专科发展氛围,推动了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提升,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同时强化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在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方面,全省共建有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瘀热病机、中药炮制标准、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江苏省中医院中药临床评价,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口服制剂释药系统、瘿病证治,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方法,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扬州大学胃癌毒邪论治,江苏康缘药业中药提取精制技术,扬子江药业中药质量控制等1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2.4 学科人才建设 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人才。人才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根本问题。江苏中医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名副其实的中医药人才大省、教育大省。拥有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干祖望、夏桂成、邹燕勤等6位国医大师,是全国拥有国医大师人数最多的省份。拥有徐福松、刘沈林、单兆伟、汪受传等4位全国名中医。拥有吴勉华、段金廒、方祝元、沈洪、程海波等5位岐黄学者。拥有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人次、继承人439名,全国优秀中医人才101人,省级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434人。此外,江苏还命名中医药领军人才57人,拥有3批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54名、学术继承人296名,3批江苏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164人,拥有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500人。同时,江苏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组织参加和实施了其他各类中医药人才项目,为中医药学科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是全国成立时间最早、学科齐全的省级学术团体。随着江苏中医药学科的不断发展,江苏省中医药系统三会不断优化调整专业委员会设置,截至2019年12月已经建成100个体系完整的学科专业学术组织,拥有专家委员6000多人,有力促进了全省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江苏中医药》杂志自1956年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找准学术定位,充分发挥江苏中医名家荟萃的特色优势,注重选题的传承性、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积极引导作者对当前中医药学术领域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成果发表,为促进江苏乃至全国中医药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学科学术传承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医学术创新发展的源泉[23]。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继承中医药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临证经验诊疗技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医学科进步和理论创新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江苏以加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2011—2012年共有33人入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首批是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3位国医大师,以及干祖望、丁泽民、夏桂成、谢昌仁、张志坚、王灿晖、朱秉宜等7位名老中医。2011年入选的分别是:许芝银、单兆伟、诸方受、邹燕勤、刘沈林、盛灿若、徐福松(江苏省中医院),王德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柏年、刘永年(南京市中医院),吴新欲(无锡市中医医院),周玉祥(常州市中医医院),任光荣、龚正丰(苏州市中医医院),邵荣世(南通市中医院)[24]。2012年入选的分别是:李七一、唐蜀华(江苏省中医院),杨桂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丁义江(南京市中医院),王如侠(徐州市中医院),程子俊(常州市中医医院),孙浩(仪征市中医院),王少华(兴化市中医院)[25]。 2012年12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名单。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吴门医派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常州市中医医院孟河医派传承工作室、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黄氏喉科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南京中医药大学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榜上有名,数量居全国之首。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学术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传承梯队完备、辐射功能较强、资源横向整合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群体,着重挖掘、传承、弘扬、推广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和技术,突出以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和医疗实践中具体技术方法与方药运用为重点,以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和推动多样化、多层次的学术流派发展与推广,是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一项工作任务,将探索建立中医流派学术继承、临床运用、推广转化的新模式。2013年,全省已拥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36个。新增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名单:汪受传(江苏省中医院)、徐荷芬(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赵景芳(无锡市中医医院)、孙凤霞(徐州市中医院)、何焕荣(苏州市中医医院)、夏治平(海安县中医院)。2014年,新增8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分别是:孟景春(南京中医药大学),周福贻、张继泽(江苏省中医院),赵化南(连云港市中医院),李乃庚(盐城市中医院),谢兆丰(姜堰中医院),曾学文(盐城市中医院),朱世楷(无锡市中医医院)。截至2014年,全省拥有47个国家级工作室和30个省级工作室(其中15个升格为国家级工作室)[26-27]。截至2019年底,江苏入选1~3届国医大师6名,入选首届全国名中医4名,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5名,入选1~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共计200人次,省国医名师10名,省级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434名。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0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5个。中医药名医资源和人才力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在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中,江苏各地、各单位根据传承工作特点,不断创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发展。如:江苏省中医院在开展国医大师研究型继承工作方面,结合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重点选择国医大师平时擅长治疗的3~5个常见病、疑难病进行系统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总结研究,形成相应的临床诊疗方案和方法,推广应用于临床;整理、研究国医大师对中医药理论的独到见解和系统解析,提炼形成国医大师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推广应用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及教学之中。工作室还对2名副高级以上中医药人员和5名中级职称人员进行重点培养,系统整理、研究、继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传承型人才队伍。并结合国医大师的临床诊疗经验和用药,研制开发至少2种院内制剂。医院将国医大师有关研究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工作室网站,实现国医大师典型医案、影像资料、国医大师继承工作成果及资源共享[28]。 江苏名老中医的理论学说及其临床应用推动和丰富了中医药学科内容,促进了学科创新发展。如:朱良春国医大师治疗痹证的理论自成一体,独具匠心。在顽痹治疗中,提出了“顽痹从肾论治”的观点,研制“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9],具有卓效,能修复骨质破坏,获国家科技奖。朱良春是闻名遐迩的虫类药临床应用大家,他擅用虫药,又喜钻研本草,著有《虫类药的应用》《朱良春用药经验》等书行世。朱良春多发古人之未发,补前贤之未逮。早年提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对提高诊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先后提出“培补肾阳法”治疗慢性久病及“先发制病,发于机先”的观点治疗急性热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周仲瑛国医大师对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先导作用。周仲瑛教授创立了多种学术新思想,对外感热病首倡“气营中心说”,对急性肾衰首创“三毒说”,而对内伤杂病首创“内生六淫说”“第二病因说”等。他首创中医内科学总论、辨证论治纲要,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途径。此后为拓宽学科领域,开辟了疑难病证的研究,并为新兴的中医内科急症学做了大量的开拓奠基工作[30]。 徐景藩国医大师继承历代医家的脾胃学说,从生理、病因、病机、治法诸方面系统整理了脾胃学说,形成了独到的理论[31]。他提出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根本病机,益气活血清热为治疗大法,研究发现该法具有抗突变和逆转胃癌前期病变的作用。他针对胃癌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热毒内郁,提出治疗大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临床运用芪竹方、参苡建中汤,取得良好疗效。他提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健脾温肾、清肠化湿是治疗大法的学术观点[32]。他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观点,进一步研究提出调肺健脾、化痰固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研制了肠安胶囊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 干祖望国医大师是新中国中医耳鼻喉科的奠基人。在中医学术研究上,他涉猎广泛,在许多方面均有建树。他开创了“中介”学说,脱“三因”窠臼。自南宋陈无择根据张仲景“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观点,提出“三因”学说以来,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法为历代医家所沿用。干祖望打破前人思维,提出“中介症”学说[33],分为三级,延展了从病因到病症表现之间的表征分类,按级治疗,其效果更为确切。他还倡“四诊”为“五诊”,调整“八纲”为“十纲”,发现“喉源性咳嗽”和“多涕症”等新病种。 夏桂成国医大师在中医妇科理论和妇科临床实践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为中医妇科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4]。他历经半个世纪的医疗实践和20多年的科学研究,在中医妇科领域独创性地提出了“女性生殖节律理论”“月经周期调节法”及“心-肾-子宫轴”理论,创造性地使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生殖内分泌理论上有了贯通交点,是中医妇科现代化的创举,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将传统的妇科理论提高到现代崭新的水平。同时他不懈研究,进一步深研易学、数律学,提倡未病调治、已病防变、优生优育的观点,对妇科疑难病症的处理讲究深层次的辨证施治,区别复杂矛盾的主次轻重,遣方用药颇有经验。他推动了学说发展,为后学开拓了调治女性生殖周期节律的医学路径和方法。 邹燕勤国医大师师承其父——一代名医、我国中医肾病学创始人邹云翔。她创立并倡导以“保肾气”为核心的、系统而独特的邹燕勤治肾学术思想体系,提出新观点、新治法10多项,引领业界前行。邹燕勤首次提出慢性肾炎、慢性肾衰两个辨证分型标准。以保肾气学术思想为指导研制新药,成果转化为国家级新药。出版《邹云翔医案选》《邹云翔实用中医肾病学》等多部著作,系统总结邹云翔治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邹燕勤治肾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推动和引领我国中医肾病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医楷模丁泽民教授是江苏中医肛肠科学术带头人,在推动中医肛肠学科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继承创新的创新思想;减轻痛苦的微创思想;衷中参西的融会思想[35]。丁泽民在继承丁氏痔科传统诊治方法基础上,又不断创新,特别是对痔、高位复杂性肛瘘、顽固性便秘等肛肠科疑难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治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他在祖传“枯痔散”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无砒枯痔液”及“矾黄消痔液”,经长期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使用安全。他主持研究了分段齿形结扎法,在晚期内痔和环形混合痔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不断创新和丰富着中医药学科的内涵。江苏在传承实践中努力加强方法学研究和探索,结合各专业学科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推动了中医药学科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 1 引言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科学体系。它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气象、哲学、军事、音乐等融为一体,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东方文化和东方思维,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趋势。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论理工具。在方法论上,它运用了“司外揣内”“取象比类”等思维方式;在生命观上,它体现了“整体观”“个体性”“动态式”“功能化”四大特色。(1)整体观。中医学非常重视整体性与联系性,认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人与自然、社会相互联系,是一个整体;人体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脏腑、器官、经络紧密联系,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有机融合,在治疗上也就出现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等方法,与现代医学相对突出的“局部治疗”有很大区别。(2)个体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对疾病研究和处理的独特方法,它针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本质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治,构成了中医药因人、因时、因地的个体化诊疗体系,在治疗上呈现出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方法。(3)动态式。中医药学认为,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之中,始终是动态的。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动态变化的,疾病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治疗方法也是动态变化的。中医药追求动态平衡,强调人体和谐。(4)功能化。中医药学在认识生理、病理过程中,侧重的是功能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控制论的“黑箱”方法极为相似,它通过对输入输出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来测知该对象内部的大致联系及其变化规律,该法没有肢解对象,没有干扰和破坏对象固有的联系,因此“失真”较少。该法有别于以还原分析(“白箱”方法)为特点的现代医学方法。中医药学认为内外一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运用多样性治疗方法,观察整体反应,对人体进行功能调节,达到治疗的目的[1]。其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不仅贯穿于中医药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理论和防病治病、养生康复的临床实践,而且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具有超前性和先进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科学实践。中医药学是中国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立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药学更以其挖掘不尽的科学内涵,先进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很好地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引起了中外医学界的关注。从政策层面而言,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2002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实施。200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7年,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6个部门共同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实施。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西医并重,把中医药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事业走上了行稳致远的“快车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医药事业再次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表明中央已将中医药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为中医药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首次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国际标准,随后又陆续发布《中医药——人参种子种苗——第一部分:亚洲人参》《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和《中医药文献元数据》3项中医药国际标准,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4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举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12部门联合印发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这是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全面规划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全面部署。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国家级中医药发展规划。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2016年1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9年10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正式出台。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在我国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学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领先于世界水平的中医药科技成果。如:成功研究了一批濒危动植物资源替代品——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人工虎骨等;深入认识了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基础、针刺镇痛原理和中药复方作用机理;进一步深化了中医诊法中脉诊、舌诊、面诊的数字化、定量化研究;中医药对特殊病、疑难杂症治疗取得特殊疗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获得重大进展;外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成果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中医药古典医籍的挖掘整理和信息网络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此外,中药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也大大提高,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中医药学科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14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与国医大师座谈时指出: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强调要挖掘利用好这五种资源,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5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正如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的一样:“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江苏中医药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据统计,从后汉到民国的2000年间,江苏医家见于著录的有4150人,各种医学专著3715部[3],医学人物与文献数量居全国第一,其中许多名家医著具有较高文献价值和实用价值。江苏中医药学术流派纷呈,以吴门医派、孟河医派为代表的江苏地域学术流派,在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世称“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其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中医流派中的各种类型,能够充分反映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形式和特色。明清至近代,江苏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代表着全国中医药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并使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江苏中医药事业也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最早开办中医院、成立中医院校的省份之一,拥有我国第一批中医院士、第一批中医学博士点、第一批中医教材、第一批中医师资,并为全国部分省、市中医医院和中医院校的建立输送了一批骨干人才。1954年后相继成立了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和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现为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1956年创办了《江苏中医》(现为《江苏中医药》)杂志,并分别于1962、1981、1988年成立了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江苏中医药工作的率先开展,为促进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中医的振兴十分重视。1985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振兴江苏省中医药事业的决议》。同年,省政府召开振兴中医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振兴中医的决定》,增设了省中医专款。1986年,省政府再次召开振兴中医大会,并正式设立省中医管理局,加强对中医事业的组织指导。1994年,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改革与发展的通知》,设立了省中医事业发展基金[4-5]。江苏是全国最早颁布中医药发展地方法规的省份之一。1999年,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并于2000年3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条例》的施行进一步把全省中医药工作纳入到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江苏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规性依据。21世纪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政策。2002年,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江苏中医药事业。2004年,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江苏省发展中医条例》。2007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工作方针,加速发展江苏中医药事业,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副省长任组长,省发改委等18个部门组成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协调和领导,为江苏中医药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2008年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并明确提出了通过5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力争使江苏逐步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的奋斗目标。2009年,省政府召开了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强调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快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江苏省委、省政府把中医药工作列为医改的重要内容。2010年,批准设立了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努力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根据江苏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需要,积极优化中医药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2011年由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了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以更好地促进江苏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与此同时,江苏中医人自强不息,坚持走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研究,深入探讨,努力破解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全省各地已形成了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形势喜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江苏中医药在资源总量、医疗经营与服务、科研和教学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中医药的第一方阵[6]。201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南京签署《促进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省局双方将重点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深化共建泰州中国医药城、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与江苏携手奋斗,支持江苏先行先试,在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和协作力度,推动江苏中医药实现新发展、新跨越,为全国深化医改和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加快推进江苏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201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在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人民政府促进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合作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第一家分院,同时是江苏省中医药系统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队”。同年8月28日,江苏与贵州签署《加强中医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双方以中医药医疗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为重点,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开展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作,共谋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体现平等互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宗旨。2014年4月,连接中国江苏和马耳他的中国(江苏)援马耳他医疗队远程会诊系统成功开通。江苏卫生系统首次开通中医跨国远程会诊,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江苏中医网上跨国远程会诊系统的开通,为江苏中医更好地服务世界人民健康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全新的诊疗方式,同时也为扩大江苏中医在全球的影响、实现江苏中医走出去、加快江苏中医海外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是江苏中医药落实“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2016年3月,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支持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障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2016年11月,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开幕。大会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大会突出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进一步明确了省委将中医药与西医药置于同等地位,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战略思路。2017年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实现与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相匹配的全民健康。会议强调,健全完善中医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此外,省政府办公厅还先后印发《江苏省“十三五”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江苏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明确“到2030年,全面建成规模效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中医药服务体系”。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市,深入企业、农村、革命纪念馆,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视察调研。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他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实际扎扎实实贯彻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看到村民们手工制作的特色香包,连连称赞“真不错”“很精致”。年近80岁的村民王秀英递上自己制作的中药香包,总书记问:“多少钱?我买一个,捧捧场。”“不要钱,送给总书记。”王秀英答道。总书记还是坚持付了30元。据悉,王秀英老人传承徐州民俗,创新制作了中药香包,一举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药香包造型美观、精致,内装有由十几种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香料。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调研和重要讲话,进一步激发了江苏中医药系统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激情,全省上下决心在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和中医药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2018年10月,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挂牌,与此同时全省13个设区市中医药管理局陆续成立,中医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2018年12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印发《江苏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4年期间江苏将在资源布局、名院名科、人才高峰、传承创新等方面重点突破,力争突出“高精尖”,强调“高峰、高端、高质量”,努力体现江苏水平,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传承、振兴与发展,厚植中医药整体优势,保持中医药在全国的领先地位。2 学科发展概况2.1 总体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中医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期间(2001—2005年),全省中医药事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资源总量增加。各中医机构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了一批现代化门诊楼和病房楼,添置了一批先进的设备,中医药服务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末,全省有各级中医机构133个,中医床位17305张,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43.0%、29.7%;全省中医机构职工人数为27227人,其中卫技人员21756人。全省共有执业中医药人员4046人;全省有全国示范中医院8所,三级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14所;全省中医医疗机构年门急诊人次数为1682万,年入院病人为46.53万人,年门急诊人次数和年入院病人数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39%和101%。“十五”期间,全省政府办中医机构完成征地38.8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48万多平方米。“十五”期末,全省中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46.2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4倍[7]。“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江苏中医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5年。5年中,全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团结奉献,开拓进取,全力以赴,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中医药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8]。“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机构床位数增长32.95%,卫技人员增长30.80%,固定资产增加38.81亿元,新增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2010年,全省县及县以上中医医疗机构门急诊2581.01万人次,较2005年增长65.24%;出院75.92万人次,较2005年增长74.95%;业务收入100.48亿元,较2005年增长1.36倍。“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江苏积极推进中医药强省战略,全方位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紧紧围绕中医药参与深化医改这一重点,率先开展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着力提高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多形式办医,全面开展医师多点执业。2011年,确定15家医院28个临床科室作为首批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单位[9]。2012年,15所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10]。2013年,全面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投入补偿机制[11]。自2012年连续3年将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纳入年度医改目标任务,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综合医院建立中医服务区、中医医院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列入卫生综合目标考核体系。江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诊疗模式改革试点省,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6家中医院被确定为中医诊疗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十二五”期间,江苏大力实施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覆盖目标人群35%的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014年底,已完成453.71万65岁以上老年人和139.18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分别达到48.38%和53.05%。“十二五”期间江苏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十一五”大幅度提高。“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中医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至2018年末,全省共有中医类医院175所,占全省医院总数的9.44%。其中三级中医医院40所,二级中医医院58所。全省81所县及县以上政府办中医医院中,有近60%的中医医院对业务用房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新增建筑面积近63万平方米,一批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现代化门急诊楼、病房楼先后投入使用。强化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全省87%的综合医院建有中医科,36个综合医院获得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全省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有中医科,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1156个,建成率为71.4%。积极发展社会办中医药服务机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中医药服务领域,全省有民营中医医院90家、门诊部和诊所1770家。2018年末,全省中医总诊疗人次6981.37万。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5203.91万,占全省医院诊疗人次的19.69%;全省中医类医院入院人数180.98万人,占全省医院总入院人数15.42%。拥有三级中医医院40所,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8所,数量位居全国前列[12]。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数据统计,江苏中医医院数量约占全国的3.0%,中医医院固定资产约占全国的8.75%,年业务收入约占全国的8.87%[13]。2.2 学科发展影响 江苏是我国中医药学科的重要发祥地。江苏是公认的中医外科学的发源地,晋末丹阳刘涓子所著《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明清时期,江苏中医外科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出现了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三大流派[14]。三个流派各有重点,相互补充,从而使江苏中医外科技术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明代江苏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反映了明朝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温病学派和温病学科也滥觞于江苏。代表人物叶天士及薛雪、吴鞠通等,均为江苏著名医家,著有《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等。苏州名医叶天士明确提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治法,被推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淮安吴鞠通把温病证候分成上、中、下三焦三个不同阶段,使温病学说更加切合临床。其他江苏医家特别是吴中名医在温病学说的发挥上都有建树[15],共同丰富了温病学科的理论体系。江苏还是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兴盛地,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承淡安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之一,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为中国近现代针灸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深为学界所景仰。江苏是中医耳鼻咽喉科的发源地[16],著名中医药专家干祖望国医大师是中医耳鼻咽喉科的创始人,堪称“鼻”“祖”。1951年挂出第一块“中医耳鼻咽喉科”招牌,1956年干祖望以连载形式发表第一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972年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办“中医耳鼻咽喉科”,并于1984年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999年成为第一个国家中医耳鼻咽喉科医疗中心,2006年成为第一个国家中医耳鼻咽喉科重点专科。江苏中医肾病学科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肾病专家邹云翔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苏中医肾病学科的奠基人,为我国中医肾脏病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54年江苏省中医院建院之初,邹云翔教授等先贤即在全国率先组建肾炎治疗小组,并于1955年5月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肾病专著——《中医肾病疗法》。邹云翔教授创建肾科以来,培养出一支中医肾病专业队伍,多人成为江苏省名中医和名中西医结合专家。2017年,邹燕勤当选为第三届国医大师。江苏中医脾胃科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奠基于著名中医药学家张泽生教授、邹良材教授。在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和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刘沈林教授等一批著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带领下,发展成为全国首批中医内科学博士点,国家唯一的中医脾胃病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江苏中医儿科在全国中医儿科领域创建时间最早,学科建设各个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全国第一个中医儿科博士学位点就设在江苏。江苏中医儿科在培养中医儿科高层次人才和骨干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学科创建人江育仁教授是现代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全国第一版、二版中医儿科教材即由他主编,奠定了中医儿科高等教育的基础。江育仁、孙浩、李乃庚、汪受传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育仁、汪受传分别担任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会长、名誉会长等重要职务。汪受传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目前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分会会长,指导着世界中医儿科学科的发展。江苏中医妇科历史悠久,近些年来在临床、科研、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国中医妇科学术界产生极大的影响。夏桂成国医大师倡导的中医女性生殖节律理论,对传统的中医妇科学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系列调整月经周期节律的方法经推广运用,得到了全国妇科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随着中医药学科的不断分化,江苏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学科。如:随着20世纪70年代国外男性学研究的兴起,中医男科学也逐步从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独立学科。江苏中医男科是全国中医男科的发祥地之一,在国内外处于龙头地位。自1974年江苏省中医院创建全国第一家中医男性专科门诊以来,在以学科创建人徐福松为代表的中医男科名家带领下,推动了中医男科以积极健康的方式蓬勃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就挂设在江苏,江苏中医男科业已形成国内学术地位尊崇、学科网络覆盖全省、医教研全面合作之势,其效应已影响国内外中医男科学界。针刀医学发源于江苏,是由朱汉章教授创立的一门中医诊疗新学科。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临床疑难病症。由于其临床疗法简便,疗效显著,得到业内高度赞赏。近些年来,江苏针刀医学在教育、科研、临床等方面不断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中医护理理论源远流长,在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临床长期处在医护不分的状态,使中医护理学未能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没有专门的中医护理队伍。在现代护理学传入中国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护理学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江苏在中医护理学科形成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58年,江苏率先编写出版了《中医护理学》,填补了我国护理学中中医护理著作的空白,标志着中医护理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近年来,江苏中医护理事业快速发展,南京中医药大学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层次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办学格局,目前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护理分会会长单位,在全国中医护理学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江苏的世家中医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孟河医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17]。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尤擅疡科;巢家擅长内外两科;丁家以儿科立世,后又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孟河医家的学术交融和特色发展,为丰富中医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丁氏痔科,世代相传,流传至今300余载,已历10代,在我国素负盛名。丁泽民教授系丁氏痔科第八代传人,全国著名中医肛肠病专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中医肛肠学术团体(全国肛肠协作组、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的主要发起人。1956年他领衔创建了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丁氏擅长应用中医内服、外用药物及传统技艺,治疗痔、瘘、肛裂、直肠脱垂等常见肛肠疾病,并对枯痔疗法进行改进,在国内首先开创改含砒枯痔散为无砒枯痔液,大大减少了毒副反应,在业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外,苏州和昆山闵氏伤科、昆山郑氏妇科、泰州雅妙河戴氏中医喉科和许氏正骨、金坛儒林树德堂妇科和金坛老人山程氏骨伤、常州钱氏中医儿科、扬州中医八大门派、灌南曹氏中药热敷接骨,还有葛氏世医、韩氏世医、裴氏儿科、金氏儿科、尤氏针灸等世家传统特色中医技艺,不断丰富着江苏省中医药学科的内涵。2.3 重点学科建设 进入21世纪以来,江苏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战略,坚持以提高临床疗效和专科学术水平为核心,以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中医药学科专科高峰建设,全面带动全省中医药学科建设。2002年,江苏8个学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中医医史文献学、中医临床基础、中药制药学、针灸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内科肾病学科、中医儿科学,南京市中医院中医外科肛肠学科[18]。“十五”期间,江苏8个专科专病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肾病科、脾胃病科,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脑病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外结核病,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扬州市中医院肿瘤科。“十一五”时期,江苏14个学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中医文献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肛肠病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护理学、针灸学[19]。19个专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外科、心血管科、妇产科、眼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心血管科,南京市中医院更年期综合征专科,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心血管科,连云港市中医院脑病科,南通市中医院毒蛇咬伤,泰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无锡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骨伤科,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盐城市中医院肿瘤科,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南通市良春风湿病医院风湿病科[20]。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中医药系统4个专科入选了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建康委)、财政部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于2010年新建立实施的重大项目。入选的4个专科是: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烧伤科、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十二五”期间,江苏21个学科分别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和培育学科建设单位。重点学科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痹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江苏省中医院中医心病学、中医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化学。培育学科分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药管理学、中药资源化学,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烧伤病学[21]。江苏41个专科分别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建设项目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肿瘤科、风湿病科、针灸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肺科,南京市中医院肿瘤科、心血管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苏州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无锡市中医院肿瘤科、肛肠科,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神志病科,常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外科、口腔科,镇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泰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徐州市中医院皮肤科、针灸科,淮安市中医院肛肠科,盐城市中医院儿科,连云港市中医院针灸科,宿迁市中医院肛肠科,昆山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张家港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常熟市中医院肛肠科,江阴市中医院皮肤科,丹阳市中医院肿瘤科。培育项目分别是:江苏省中医院护理学、重症医学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南京市中医院护理学、临床药学,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预防保健科,南京市脑科医院神志病科,苏州市中医医院临床药学,无锡市中医医院预防保健科,徐州市中医院护理学,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22]。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4个学科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护理学。4个学科截至2013年建设期完毕,总计获得18200万元经费支持。优势学科建设是江苏省政府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新举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该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江苏中医药学科的建设水平。“十三五”以来,江苏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南京中医药大学成功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2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该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2018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妇科、脾胃病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全省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7个、建设单位30个、培育单位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建设单位35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6个(包括江苏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妇科、肾病科、心血管科、儿科及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总数量位居全国前五位);现有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83个(其中已确认命名156个,建设单位27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分布在71所医疗机构,包括39所三级中医医院、23所2级及以下中医医院、9所三级综合(专科)医院,初步形成中医重点专科群。全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不但促进医院形成了良好的专科发展氛围,推动了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提升,促进了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同时强化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在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方面,全省共建有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瘀热病机、中药炮制标准、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江苏省中医院中药临床评价,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口服制剂释药系统、瘿病证治,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方法,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药防治传染病,扬州大学胃癌毒邪论治,江苏康缘药业中药提取精制技术,扬子江药业中药质量控制等1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4 学科人才建设 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人才。人才问题是学科发展的根本问题。江苏中医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名副其实的中医药人才大省、教育大省。拥有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干祖望、夏桂成、邹燕勤等6位国医大师,是全国拥有国医大师人数最多的省份。拥有徐福松、刘沈林、单兆伟、汪受传等4位全国名中医。拥有吴勉华、段金廒、方祝元、沈洪、程海波等5位岐黄学者。拥有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人次、继承人439名,全国优秀中医人才101人,省级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434人。此外,江苏还命名中医药领军人才57人,拥有3批省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老师154名、学术继承人296名,3批江苏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164人,拥有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500人。同时,江苏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组织参加和实施了其他各类中医药人才项目,为中医药学科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是全国成立时间最早、学科齐全的省级学术团体。随着江苏中医药学科的不断发展,江苏省中医药系统三会不断优化调整专业委员会设置,截至2019年12月已经建成100个体系完整的学科专业学术组织,拥有专家委员6000多人,有力促进了全省中医药学科的发展。《江苏中医药》杂志自1956年经中共江苏省委批准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找准学术定位,充分发挥江苏中医名家荟萃的特色优势,注重选题的传承性、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积极引导作者对当前中医药学术领域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成果发表,为促进江苏乃至全国中医药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学科学术传承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医学术创新发展的源泉[23]。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继承中医药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临证经验诊疗技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提高中医临床服务水平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医学科进步和理论创新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名老中医传承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江苏以加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2011—2012年共有33人入选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首批是朱良春、周仲瑛、徐景藩3位国医大师,以及干祖望、丁泽民、夏桂成、谢昌仁、张志坚、王灿晖、朱秉宜等7位名老中医。2011年入选的分别是:许芝银、单兆伟、诸方受、邹燕勤、刘沈林、盛灿若、徐福松(江苏省中医院),王德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李柏年、刘永年(南京市中医院),吴新欲(无锡市中医医院),周玉祥(常州市中医医院),任光荣、龚正丰(苏州市中医医院),邵荣世(南通市中医院)[24]。2012年入选的分别是:李七一、唐蜀华(江苏省中医院),杨桂云(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丁义江(南京市中医院),王如侠(徐州市中医院),程子俊(常州市中医医院),孙浩(仪征市中医院),王少华(兴化市中医院)[25]。2012年12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名单。江苏苏州市中医医院吴门医派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常州市中医医院孟河医派传承工作室、江阴市致和堂中医药研究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黄氏喉科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南京中医药大学澄江针灸学派传承工作室榜上有名,数量居全国之首。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学术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传承梯队完备、辐射功能较强、资源横向整合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群体,着重挖掘、传承、弘扬、推广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和技术,突出以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和医疗实践中具体技术方法与方药运用为重点,以提升中医临床疗效和推动多样化、多层次的学术流派发展与推广,是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一项工作任务,将探索建立中医流派学术继承、临床运用、推广转化的新模式。2013年,全省已拥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36个。新增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名单:汪受传(江苏省中医院)、徐荷芬(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赵景芳(无锡市中医医院)、孙凤霞(徐州市中医院)、何焕荣(苏州市中医医院)、夏治平(海安县中医院)。2014年,新增8个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分别是:孟景春(南京中医药大学),周福贻、张继泽(江苏省中医院),赵化南(连云港市中医院),李乃庚(盐城市中医院),谢兆丰(姜堰中医院),曾学文(盐城市中医院),朱世楷(无锡市中医医院)。截至2014年,全省拥有47个国家级工作室和30个省级工作室(其中15个升格为国家级工作室)[26-27]。截至2019年底,江苏入选1~3届国医大师6名,入选首届全国名中医4名,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5名,入选1~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共计200人次,省国医名师10名,省级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434名。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60个,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5个。中医药名医资源和人才力量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在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中,江苏各地、各单位根据传承工作特点,不断创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发展。如:江苏省中医院在开展国医大师研究型继承工作方面,结合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重点选择国医大师平时擅长治疗的3~5个常见病、疑难病进行系统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总结研究,形成相应的临床诊疗方案和方法,推广应用于临床;整理、研究国医大师对中医药理论的独到见解和系统解析,提炼形成国医大师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推广应用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教材建设及教学之中。工作室还对2名副高级以上中医药人员和5名中级职称人员进行重点培养,系统整理、研究、继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传承型人才队伍。并结合国医大师的临床诊疗经验和用药,研制开发至少2种院内制剂。医院将国医大师有关研究资料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工作室网站,实现国医大师典型医案、影像资料、国医大师继承工作成果及资源共享[28]。江苏名老中医的理论学说及其临床应用推动和丰富了中医药学科内容,促进了学科创新发展。如:朱良春国医大师治疗痹证的理论自成一体,独具匠心。在顽痹治疗中,提出了“顽痹从肾论治”的观点,研制“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9],具有卓效,能修复骨质破坏,获国家科技奖。朱良春是闻名遐迩的虫类药临床应用大家,他擅用虫药,又喜钻研本草,著有《虫类药的应用》《朱良春用药经验》等书行世。朱良春多发古人之未发,补前贤之未逮。早年提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对提高诊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先后提出“培补肾阳法”治疗慢性久病及“先发制病,发于机先”的观点治疗急性热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周仲瑛国医大师对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先导作用。周仲瑛教授创立了多种学术新思想,对外感热病首倡“气营中心说”,对急性肾衰首创“三毒说”,而对内伤杂病首创“内生六淫说”“第二病因说”等。他首创中医内科学总论、辨证论治纲要,确立以脏腑为辨证核心、内科疾病系统分类的基础,为临床专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途径。此后为拓宽学科领域,开辟了疑难病证的研究,并为新兴的中医内科急症学做了大量的开拓奠基工作[30]。徐景藩国医大师继承历代医家的脾胃学说,从生理、病因、病机、治法诸方面系统整理了脾胃学说,形成了独到的理论[31]。他提出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根本病机,益气活血清热为治疗大法,研究发现该法具有抗突变和逆转胃癌前期病变的作用。他针对胃癌主要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内阻、热毒内郁,提出治疗大法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临床运用芪竹方、参苡建中汤,取得良好疗效。他提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健脾温肾、清肠化湿是治疗大法的学术观点[32]。他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观点,进一步研究提出调肺健脾、化痰固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研制了肠安胶囊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干祖望国医大师是新中国中医耳鼻喉科的奠基人。在中医学术研究上,他涉猎广泛,在许多方面均有建树。他开创了“中介”学说,脱“三因”窠臼。自南宋陈无择根据张仲景“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观点,提出“三因”学说以来,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法为历代医家所沿用。干祖望打破前人思维,提出“中介症”学说[33],分为三级,延展了从病因到病症表现之间的表征分类,按级治疗,其效果更为确切。他还倡“四诊”为“五诊”,调整“八纲”为“十纲”,发现“喉源性咳嗽”和“多涕症”等新病种。夏桂成国医大师在中医妇科理论和妇科临床实践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为中医妇科学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4]。他历经半个世纪的医疗实践和20多年的科学研究,在中医妇科领域独创性地提出了“女性生殖节律理论”“月经周期调节法”及“心-肾-子宫轴”理论,创造性地使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在生殖内分泌理论上有了贯通交点,是中医妇科现代化的创举,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将传统的妇科理论提高到现代崭新的水平。同时他不懈研究,进一步深研易学、数律学,提倡未病调治、已病防变、优生优育的观点,对妇科疑难病症的处理讲究深层次的辨证施治,区别复杂矛盾的主次轻重,遣方用药颇有经验。他推动了学说发展,为后学开拓了调治女性生殖周期节律的医学路径和方法。邹燕勤国医大师师承其父——一代名医、我国中医肾病学创始人邹云翔。她创立并倡导以“保肾气”为核心的、系统而独特的邹燕勤治肾学术思想体系,提出新观点、新治法10多项,引领业界前行。邹燕勤首次提出慢性肾炎、慢性肾衰两个辨证分型标准。以保肾气学术思想为指导研制新药,成果转化为国家级新药。出版《邹云翔医案选》《邹云翔实用中医肾病学》等多部著作,系统总结邹云翔治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邹燕勤治肾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推动和引领我国中医肾病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医楷模丁泽民教授是江苏中医肛肠科学术带头人,在推动中医肛肠学科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可以概括为:继承创新的创新思想;减轻痛苦的微创思想;衷中参西的融会思想[35]。丁泽民在继承丁氏痔科传统诊治方法基础上,又不断创新,特别是对痔、高位复杂性肛瘘、顽固性便秘等肛肠科疑难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治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他在祖传“枯痔散”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研制出“无砒枯痔液”及“矾黄消痔液”,经长期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使用安全。他主持研究了分段齿形结扎法,在晚期内痔和环形混合痔治疗方面取得突破。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不断创新和丰富着中医药学科的内涵。江苏在传承实践中努力加强方法学研究和探索,结合各专业学科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推动了中医药学科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现代兵器 网址: http://xdbq.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556.shtml


上一篇: 超声影像仪器设备的现代管理研究
下一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_把一切献给党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现代兵器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